正在阅读:站在“一带一路”高度认识大西安
分享文章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动态 / 正文

202005200626015.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站在“一带一路”高度认识大西安

投稿 黄磊130228898992020/09/11 19:03:18 发布 来源:未知 作者: 414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十一年前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把西安建成国际化大都市,这是国家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定位的国际化大都市,也是在内陆唯一定位的国际化大都市。前年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重申要把西安建成国际化大都市,把关中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可是我们自信不足,省、市现在都不提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只提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不少人也觉得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天方夜谭,是不可能的事。西安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排第九,在内陆居重庆、成都、武汉、郑州之后排第五,是唯一一个经济总量未过万亿的国家中心城市。总书记让我们追赶超越,如果我们满足于国家中心城市的老末地位,是永远不可能追赶超越的。
    五年前总书记到陕西考察调研时,要陕西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找准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定位。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对时任省长讲,陕西处在“一带一路”核心区,省十三次党代会决定把陕西打造成“一带一路”的核心区。西安是“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核”和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决定把西安建设成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既继承了汉唐长安是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又对接了总书记的“一带一路”,找准了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定位,抓住了“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由于陕西和西安不讲国际化大都市了,因而追赶超越就没有实现。因此总书记这次到陕西考察时指出:“对陕西而言,开放不足是制约发展的突出短板。”
     西安不仅是陕西省的省会,还是西北的首府,是国家中心城,而且还是“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核”,是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贯穿我们国家东、中、西有两条经济带,一条是长江,一条是亚欧大陆桥,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通道。长江经济带的模式是龙头带动,上海带动,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模式是心脏推动,西安推动。有人说,陕西比四川、河南人口少,西安不可能超越成都、郑州,不可能成为国际化大都市。要知道西安是中国八大城市的时候,成都、郑州还是中等城市。目前的成都是合并了原温江地区,带管了简阳市形成的,郑州是全国第一个放开农民工户口的城市,所以才超过西安的。现在是市场经济,人口是流动的,省会城市人口并不完全取决于省域人口。浙江比江苏、山东人口少,但杭州人口和经济活力超过了南京、济南。
     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的典范当属深圳和广东。深圳原来是一个渔村,现在变成了国际化大都市,经济总量超过了广州、香港和新加坡。1980年,广东比江苏、山东、河南、四川人口少,现在成了全国第一人口和经济大省。这完全得益于沿海开放,沿海开放的重点和前沿在深圳、在广东。现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陕西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西安是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西安的发展不能立足于省域范围,也不能立足于西北地区,而要立足于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立足于“一带一路”。沿海开放看深圳、看珠三角、看广东,“一带一路”要看西安、看关中、看陕西。只要抓住了“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找准了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定位,像当年深圳、广东那样,高调开放大跨越,吸引投资者和人才到陕西、到西安发展,西安就能追赶超越。
     陕西要成为“一带一路”的核心区,西安要成为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目前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担负不起这个重任。因此总书记要陕西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陕西拿出魄力和胆略,尽快组建大西安,支撑陕西成为“一带一路”的核心区、西安成为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总书记到陕西考察时指出:“新时代陕西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改革开放的前三十余年,靠着小平的沿海开放,深圳、珠三角、广东引领中国由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的后三十余年,也就是新时代,我们要靠总书记的“一带一路”,让西安、关中、陕西引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创昔日辉煌,重振汉唐雄风。陕西上下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增强自信,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做大做强大西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a001.jpg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